哈希冲突解决方法学习笔记

链地址法链地址法也叫做拉链法,它的基本思想是,将哈希表中的每个槽位都指向一个链表,当发生哈希冲突时,将数据插入到链表中。 很好理解,如图所示: 开放定址法开放定址法是一种解决哈希冲突的方法,它的基本思想是,当发生哈希冲突时,不是将数据直接插入到哈希表中,而是寻找哈希表中的空槽位,将数据插入到空槽位中。 线性探测线性探测采用固定步长的线性搜索来进行探测。 插入元素:通过哈希函数计算桶索引,若发现桶内已有元素,则从冲突位置向后线性遍历(步长通常为 1),直至找到空桶,将元素插入其中。 查找元素:若发现哈希冲突,则使用相同步长向后进行线性遍历,直到找到对应元素,返回 value 即可;如果遇到空桶,说明目标元素不在哈希表中,返回 None 。 注意,我们不能在开放寻址哈希表中直接删除元素。因为删除元素会在数组内产生一个空桶 None ,当查询元素时,线性探测到该空桶就会返回,因此在该空桶之下的元素都无法再被访问到,程序可能误判这些元素不存在。 为了解决该问题,我们可以采用懒删除( lazy deletion )机制,不直接从哈希表中移除元素,而是利用一个常量 TOMBSTONE 来标记这个桶。 None 和 TOMBSTONE 都代表空桶,都可以放置键值对。线性探测到 TOMBSTONE 时应该继续遍历,因为其之下可能还存在键值对。在线性探测中记录遇到的首个 TOMBSTONE 的索引,并将搜索到的目标元素与该 TOMBSTONE 交换位置,这样可以优化效率。 线性探测容易产生 聚集现象,为了缓解这个问题,就有了平方探测和双重散列。 平方探测平方探测思想与线性探测类似,不同之处在于探测的步长是平方级别的。即当发生哈希冲突时,探测的步长为 1,4,9,…步。 平方探测可以缓解线性探测的聚集现象,但不能彻底解决。 多次哈希多次哈希的基本思想是,当发生哈希冲突时,尝试其他的哈希函数,直到找到空槽位。 与线性探测相比,多次哈希方法不易产生聚集,但多个哈希函数会带来额外的计算量。 警告 以上三种方法,线性探测、平方探测和多次哈希哈希表都存在 不能直接删除元素 的问题。 ...

2024年06月29日 · 1 分钟 · Cassius0924

C++ STL 常用容器和迭代器学习笔记

常用容器 序列容器 vector: 动态数组,随机插入/删除 O(n),随机访问 O(1),尾插 O(1) array: 静态数组,不支持插入/删除,随机访问 O(1) deque: 双端队列,头尾插入/删除 O(1),随机访问 O(1),中间插入/删除 O(n) list: 双向链表,插入/删除 O(1),不支持随机访问 forward_list: 单向链表,插入/删除 O(1),不支持随机访问 关联容器(底层实现为 红黑树 ) set: 有序集合,插入/删除/查找 O(logn) map: 有序映射,插入/删除/查找 O(logn) multiset: 有序多重集合,插入/删除/查找 O(logn) multimap: 有序多重映射,插入/删除/查找 O(logn) 无序容器(底层实现为 哈希表 ) unordered_set: 无序集合,插入/删除/查找 O(1) unordered_map: 无序映射,插入/删除/查找 O(1) unordered_multiset: 无序多重集合,插入/删除/查找 O(1) unordered_multimap: 无序多重映射,插入/删除/查找 O(1) 容器适配器 stack: 栈,后进先出,只能在栈顶插入/删除元素 queue: 队列,先进先出,只能在队尾插入,在队头删除元素 priority_queue: 优先队列,元素按照一定规则排序,每次取出的是最大/最小元素,底层实现为堆 vector#include <iostream> #include <vector> using namespace std; // vector使用示例 int main() { vector<int> vec = {1, 2, 3, 4, 5}; // 尾部插入元素:复杂度为O(1) vec.push_back(6); // 尾部删除元素:复杂度为O(1) vec.pop_back(); // 随机插入和删除元素:复杂度为O(n) vec.insert(vec.begin() + 1, 3); vec.erase(vec.begin() + 1); // vector的大小 cout << vec.size() << endl; // 获取vector的容量 cout << vec.capacity() << endl; // 判断vector是否为空 cout << vec.empty() << endl; // 获取vector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 cout << vec.front() << endl; cout << vec.back() << endl; // 访问指定位置的元素 cout << vec[2] << endl; cout << vec.at(2) << endl; // at函数会检查索引是否越界,更安全 vector<int> vec2 = {7, 8, 9, 10}; vec.swap(vec2); // 交换两个vector的元素 // 清空vector vec.clear(); } vector 常用的成员函数: ...

2024年06月28日 · 7 分钟 · Cassius0924

TCP 的常见拥塞控制算法学习笔记

TCP 的拥塞控制算法有几种: Tahoe Reno NewReno SACK BIC CUBIC BBR 笔记 MSS: Maximum Segment Size,最大分段大小。 ...

2024年06月27日 · 1 分钟 · Cassius0924

堆排序学习笔记

在学习堆排序之前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堆这种数据结构。 堆的概念堆是一种特殊的树形数据结构,它满足以下性质: 堆必须是一个 完全二叉树 。 堆序性:堆中任意节点的值总是不大于或不小于其子节点的值。 根据堆序性,我们可以将堆分为两种类型: 大顶堆: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 小顶堆:每个节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 所以,如果一个完全二叉树的一个节点即大于其父节点,又大于其子节点,那么这个树就不是一个堆。小于同理。 笔记 完全二叉树的性质 ...

2024年06月26日 · 2 分钟 · Cassius0924